神奇乌蒙 情意更浓
中广网重庆3月6日消息(记者陈代泽 实习记者谭科艺)记者今天从在重庆举行的贵州省毕节市旅游推介会上获悉,第七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于4月在贵州毕节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举行。
据了解,以“磅礴乌蒙 花海毕节”为主题的第七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规模大,活动内容丰富,将先后举行文艺演出百里杜鹃花海游第十届中国杜鹃花展暨国际杜鹃花博览会百名驻华使节暨万国公民百里杜鹃文化交流活动首届乌蒙国际旅游文化节第五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展等一系列活动。
在当地导游热情质朴的迎客山歌声中,一辆环保电瓶车载着我们缓缓驶入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导游张小梅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腹地,总面积达125.8平方公里,现在我们查明的有马缨杜鹃、团花杜鹃、迷人杜鹃等41个品种,囊括了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中的全部。”
百里杜鹃如火如荼地盛开,不同品种给人感觉不同:马樱杜鹃深红如血,团花杜鹃鲜艳夺目,露珠杜鹃乳白娇嫩,迷人杜鹃淡红泛紫,还有皱皮杜鹃、锦绣杜鹃、贵人杜鹃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当地最为珍贵的是“一树不同花”,即一棵杜鹃花树上开出若干不同品种的花朵,最壮观的可达7种之多。这些野生的杜鹃花树或一株独秀,或三五成群,或连绵成片,将整个百里风景名胜区装点得美不胜收。从高处看,起伏的山丘似乎被铺上了彩色的花毯,而游人则仿佛置身于杜鹃的海洋。
为什么这里有全世界唯一大面积的天然杜鹃林带呢?导游的解释有二个,第一是当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高海拔、低纬度、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最适合杜鹃花的生长。第二是当地属彝族聚居地,有彝族的地方就有杜鹃花,杜鹃花是彝族的圣花,虽然第二个解释带点神话色彩,但百里杜鹃景区内的许多景点均带有浓厚的彝族文化色彩,最有名的莫过于“醉九牛”了。
“醉九牛”是游览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这里的杜鹃如云似霞,格外迷人,而在杜鹃花丛中还或立或卧着9头栩栩如生的木雕牛。“醉九牛”名字的由来和彝族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性有关。导游张小梅告诉我们:“相传古时候,我们这里有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叫奢香夫人(彝族),她的丈夫当时是贵州的宣慰使,相当于贵州的省长。因为丈夫去云南打仗战死,儿子不满一岁,她就代替丈夫出任贵州宣慰使一职。她每年都会向当时的明朝皇帝朱元璋进贡,有一年她进贡了9头水西(以前的毕节地区)壮牛。那9头牛走到这里,就不肯走了,因为它们被美丽的杜鹃花迷住了。奢香夫人将此事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说:‘那就将此地叫做醉九牛吧!’醉九牛因此得名。”
中国人民大学的巴拿马籍留学生李斯卡?卡尔佩斯说:“我觉得这太壮观了!我们能看到,中国现在还有很多自然资源,政府实施了有效的政策措施,对它们进行了积极的保护。另外,我觉得中国有着丰厚的文化,这足以提高中国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来自尼泊尔的杜鲁巴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表达了他对杜鹃花的特殊感情。“因为我们的国花是杜鹃。到了这个地方,我感觉像在自己的国家。人们很热情,感觉是我自己的家。认识了好多朋友。我是第二次来贵州,还想来贵州。”
品尝彝族美食,学跳彝族篝火舞,是游客们在赏花之外,参加当地彝族文化篝火晚会最重要的内容。和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向远方客人敬酒通常又是晚会最热闹的内容。
彝族人日常生活离不开酒,每逢有客从远方来,他们一定会拿出最好的酒待客,表示尊敬和欢迎。彝族敬酒歌多达十几首,其中最“霸道”的是下面这首《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要喝》。
漫步在百里杜鹃风景区,柏油路面干净整洁,公路两旁房屋错落有致。在临近景区的地方,有不少彝族同胞开的风味餐馆,不仅建筑极具特色,每家彝家菜的味道各不相同,让游客们连连称赞。如果您有机会在春天来中国旅行,别忘了去贵州,品味百里的杜鹃和它浓郁的彝族风情。
评论